日常生活中,当出现听力下降且影响生活时,我们会考虑佩戴助听器。目前传统的助听器是属于将声音放大后通过气导途径补偿听力损失的气导助听器。但其实,声音除了通过气导途径传入人耳,还有骨导途径,所以就有了骨导助听器。
所谓骨传导助听器就是一种基于颅骨的振动感知声音的助听器。
骨导助听器的适用人群
一般来说,在治疗及气导助听器干预不佳,且骨导听力好的情况下,才会建议考虑骨导助听器干预。
具体情况如下:
1.传导性听力损失或混合性听力障碍;
2.小耳畸形或其他外耳畸形的低龄儿童。年龄太小的孩子无法进行整形手术治疗,一般要达到6岁以上才可以进行手术,因此在骨导听阈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先使用骨导助听器;
3.慢性外耳道炎;
4.慢性化脓性炎症;
5.乳突根治术、颞骨切除术后患者;
6.单侧听力损失较重或完全丧失,对侧耳听力正常,可以使用骨导助听器。通过佩戴骨导助听器可以提高单侧听损者在噪声下的言语识别及声源定位的能力。
从理论上讲,骨导助听器特别适合传导性听力损失者使用。 然而事实是:骨导助听器远没有想象中的有效。原因在于:,骨头传导有其自身的缺陷,不如气导方式有效;第二,骨导助听器的输出装置——震荡器佩戴时不仅不美观,而且舒适度低,使用者一般不太能接受。
一般说来,我们更建议听损人士首先选用气导助听器,无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内式助听器等情况的听损者,可考虑使用骨导助听器。无论是骨导助听器还是传统助听器,听障人士在选择前都应该前往专业的听力中心进行全面的听力检测并根据听力情况考虑合适的听力解决方案。